万花阁群狼谷论坛_深圳品茶论坛网_广州一品香论坛QM网_东莞一品夜茶论坛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城市论坛

杨保军: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从城乡建设的几个案例谈起

     点击数:5739 字号:

文/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从未中断,与蕴藏在广袤土地上、城市文脉中、历史典籍里的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保存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文化基因、蕴藏着人民智慧、传承着千年记忆、养育着一方百姓,是中华民族的乡愁所依、文脉所系、底蕴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历史文化名城,就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全面部署。2013年12月12日,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ず秃胙锎秤判阄幕有鞘欣肺穆??!?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既要?;す糯ㄖ?,也要?;そㄖ患纫;さヌ褰ㄖ惨;そ窒锝智?、城镇格局;既要?;ぞ方ㄖ惨;ぞ哂信ê裣缤疗⒌拿窬蛹暗胤教厣拿袼??!痹诘车亩蟊ǜ嬷校苁榧且?,“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ご小薄淮未慰疾熳慵#幌盗兄匾甘九?,见证了总书记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ご械纳钋泄匕蜕铄渌伎?。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我国城乡历史文化?;ご惺乱等〉美沸猿删汀D壳?,已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99个、中国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历史建筑6.72万处,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完整、系统的载体,一幅城乡发展与历史文化和合共生的“千里江山图”正在新时代的神州大地上徐徐绘就。

坚持?;さ谝?,全要素?;の幕挪?/strong>

“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ず贸鞘欣肺幕糯妫有鞘形穆?,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2020年10月12日下午,正在广东潮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嘱咐大家。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国文化史、文明史的忠实诉说者,不仅描绘着往昔的辉煌,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要坚持?;さ谝?,尽可能做到应保尽保。我国各地有很多留存了历史记忆、凝聚了人们情感的古树、老房子,老百姓对它们是有深厚感情的。我们要尊重这样的感情,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把这类有?;ぜ壑档囊挪页隼?、纳进来、亮起来,即使是对未纳入?;で宓サ墓沤窒?、旧房子、老民居,也不能随意破坏、随意更改、随意搬迁。更要注意的是,应保尽保并不是用“一把尺子 ”衡量的?;?,而是要因地制宜,通过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发现地域文化基因,因风吹火、照纹劈柴,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如皋是江苏省一个县级市,是古代通扬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如皋市在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中充分尊重历史,全方位?;だ肺幕挪?,在细微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冒家巷、迎春桥东河边、通城巷等街巷道路的保护更新。更新过程中,把?;し旁诘谝晃?,不搞大拆大建,主动挖掘老城历史文脉和历史记忆,恢复传统街巷肌理、历史建筑风貌,原汁原味地保留修复了街巷中的石板路。尽可能保留下街巷中时间与空间碰撞的不同痕迹,让很多古构件、旧石材、老砖木在清理修补后又能重新回到原有建筑“岗位”,在新建筑上向世人讲述历史的故事。比如,在中山中路更新改造时,考古发现了原中山钟楼木质桩基和唐宋时期如皋县衙甬道遗址。为了?;だ芬偶?,如皋市让原有交通避开遗址从两侧绕行,在遗址上方加盖玻璃栈道,上部依据原样式复原中山钟楼,既?;ち死芬偶?,又重塑了历史场景,还唤醒了市民和游客内心的历史记忆,拉近了市民与历史的距离。如今,中山钟楼已成为如皋的新地标和打卡点,如皋古城的营建故事敲开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历史文化心扉。如皋市在城市更新中通过历史资源?;ぁ⑽幕诰蛘故?,拂去了岁月的尘埃,露出了老城的历史文化风采。

重庆山城巷是典型山地风貌的历史人文特色街区,是重庆唯一一条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说,“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山城巷在保护更新中,充分?;そ窒锒秆律叫魏凸懦乔揭胖?,延续原有的街巷空间尺度和走向,保留了80%的原有墙体和屋面、近百棵大树和多处梯步,将杂草横生的仁爱堂花园、金马小学操场原址打造成城市花园,金马小学也保留下了老教室的原貌……山城巷通过因地制宜的保护,再现曾经的街市,进一步强化了山城特色风貌的人居空间,也让城市留下了浓郁的市井烟火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待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坚持?;さ谝?,坚决纠治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坚决刹住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之风,坚决杜绝建假古董、篡改历史等起哄刮风现象,把各时期重要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保护好。

坚持大历史观,全脉络展现历史文脉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强调加强历史文化?;ご?。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在不断加深,?;だ砟钜泊印爸毓糯?、轻现代”,发展为“时空全贯通”,更加注重全脉络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全景展现“何以中国”“何以文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幕幕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火热场景至今感动着无数人。遵义长征电器十二厂曾是三线建设时期我国电器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遵义市把遵义长征电器十二厂建厂时期的老厂房基本保留下来,主要建筑原模原样保留了当时工业建筑的特色风貌,将其申报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原供应仓库、总装车间等遗存,展出原有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产品,打造了遵义三线建设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向人们讲述着生动的“三线故事”,让当年火热的青春奋斗场景再现。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留下了中国城市走向现代化建设和开放发展的不少历史记忆。深圳国贸大厦建设时创造的“三天一层楼”的纪录,成为“深圳速度”的象征。蛇口工业区作为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是体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的重要窗口。在历史?;ぶ校钲谑止刈⒌贝挪?,将体现改革开放历程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等建筑列入历史建筑名录。这座最年轻、颇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化城市的实践,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ご泄ぷ鞲秤枇诵碌哪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ず美肺幕挪?,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忠实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全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必须增强历史自觉,用心、用情、用力?;ご姓涔蟮某窍缋肺幕挪嗖愦?、多方位、持续性挖掘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脉。

坚持人民至上,全过程共享?;こ晒?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比嗣袢褐谑抢返拇丛煺?,也是文化的享有者、乡愁的传承者。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对延续历史文脉、记住乡愁至关重要。要坚持人民至上,延续传统社会网络,鼓励传统生活服务性业态发展,让老城街区始终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品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老城老街的居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京市在城市更新中关注百姓诉求,探索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老城有机再生模式。在小西湖片区?;じ轮校A袅?60多户原居民,释放了公共建筑空间,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将原本封闭的院落打造成交流空间,让原本衰败的街巷有了更多活力,成为邻里游客和谐共享的典范。比如,堆草巷33号修缮时打造为“共享院”,留住一直居住于此的老夫妇,并且保留下后院生长了几十年的石榴树和枇杷树,修缮更新后街区更热闹了、院落环境更好了,成为小西湖片区热门的打卡点。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这是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对扬州的赞叹。10多年前,扬州市仁丰里土路泥泞坑洼、线缆“蛛网密布”,让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苦不堪言。2013年以来,扬州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な凳┕讨校劢菇饩鋈嗣袢褐诩蹦殉钆挝侍?,重点推动了以“一水一电一消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整治私搭乱建、私拉乱接、私放乱堆等乱象,有效提升了街区的生活环境,切实做到了把保护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众,让老百姓在老街区里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だ芬偶?、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だ肺幕自?,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背窍缋肺幕;ご泄ぷ饔朊裆l砗途裎拿鹘ㄉ杞裘芟嗔?,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加强?;さ那疤嵯?,使历史文化遗产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把?;ぜ壑堤逑衷谌嗣袢褐诨竦酶小⑿腋8?、安全感的提升上。

坚持以用促保,全方位融入城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だ玫墓叵担惺底龅皆诒;ぶ蟹⒄?、在发展中?;ぁ?。利用是为了更好地?;?,让历史文化遗产拥有永续的活力。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凝聚人民力量的有形载体、塑造城市品牌的宣传媒介、孕育创意产业的灵感源泉。要通过历史文化活化传承,赋予城市发展新动力、增加城市发展新活力、增添城市发展新魅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2023年7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对当地负责同志讲,“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近年来,苏州市通过不断赋予历史文化遗产新内涵,构建了链接历史与当代的空间纽带,实现了古老与现代的辉映、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地。2023年以来,苏州市姑苏区启动古城?;じ禄锇榧苹?,以适宜开展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为试点,对古建老宅实施穴位节点式的“针灸”,将“昭庆寺”改造成“鸿儒书房”,让年轻人能够在古老书香的熏陶下迸发创新灵感,以苏绣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在古城迎来复兴浪潮,多个文化产品和品牌在这里孕育诞生……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穿越千百年仍能与当代生活同频共振,苏州古城俨然成了一座 “新天堂”。

“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苯骶暗抡蚴凶魑扒甏啥肌痹》被5?0世纪末21世纪初,景德镇的窑火几近熄灭,十大瓷厂一蹶不振,产业工人大量失业,老城区、老厂区人居环境持续恶化,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景德镇市紧抓陶瓷文化遗产?;だ闷趸贫铣乔?、老厂区的整体?;び胗谢?,通过功能再造、文化塑造和环境营造,活化利用老作坊、老工厂,主动拥抱文化创意“新经济”,打造了邑空间“景漂”就业工坊,组织了“陶然集”设计师集市,引进了坯房工作室、瓷文化研学体验基地等非遗展示空间,不仅留住了老瓷厂、老街坊的魂,更激发了年轻人、艺术家的梦,吸引了6万“景漂”、5000多名“洋景漂”,带动了10多万人就业。近年来,景德镇市的窑火更是点燃网络,让“景德镇”三个字再一次成为“超级IP”,让无数追梦人在景德镇同文化与艺术撞了个满怀。景德镇市让文化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已然实现在“泥与火”的淬炼中的又一次蝶变。2023年10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ず?、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利用是最好的保护,要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积极探索适用于历史建筑的?;し绞健R劳欣肺幕智屠返囟谓ㄉ栉幕故?、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培育新业态,创造新就业,让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焕发新生。

坚持共同缔造,全社会共襄?;な⒕?

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すぷ髦校嗣袢褐诓唤鍪羌ふ?、受益者,更是参与者。要坚持共同缔造、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通过各种手段问需于民、问情于民、问计于民,激发各方主体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各方主体在城乡历史文化?;ご械墓婊⒔ㄉ?、管理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这是2014年2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提出的明确要求。北京市在崇雍大街的?;じ轮?,主动践行了“共同缔造”的理念,持续开展全过程公众参与工作,推动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实施前,积极问情于民,通过举办“认领你的街道”工作营和东城区公共空间设计竞赛、研发公众参与小程序、开设老照片回顾展、举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新年逛东四”等活动,“众筹”智慧,吸引全社会参与。实施中,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居民共建”,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创立了整治方案统一规划自行建设的“统规自建”工作方法,鼓励房屋所有者、使用人、产权单位参与城市更新改造,从“我给你设计”到“一起来设计”。实施后,持续问效于民,建设了“崇雍客厅”实体空间,开展社区营造、居民议事、沙龙等活动。

“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24日下午在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调研时的重要指示。广州拥有2000年延续的古城营建史,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广州市探索参与式设计方法的制度化实践。在泮塘五约街巷?;じ鹿讨?,首次尝试了由政府代表、专业技术代表、社区社工、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媒体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共同缔造”委员会工作机制。在?;じ鹿讨泄沧橹税儆啻伪镜鼐用竦鞑楹腿粘I畹目占涔鄄?,开展居民公共讨论与公众参与活动,新老居民形成良性的沟通交流,实现了规划建设的多元主体协商,促进了社区空间环境的共建共治。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毙率贝岳?,经过多方参与、凝聚合力,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显著提升,?;こ窍缋肺幕挪囊馐睹飨蕴岣?,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城乡历史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我们要将历史文化?;と谌氤窍缃ㄉ?,更加重视历史文化?;ご?,让人民群众共享城乡历史文化?;ご械姆崴冻晒?,推动城乡建设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求是》)